琪花異草
﹝回首頁﹞
本網頁由陳維琪、江亮亮、羅婕美、潘玉郎、張儷蓁、小花老師、鄭演義、Bonnie Green 和蟹老闆共同製作
============= 菇類
(本頁不含:牛肝菌目、傘菌目、多孔菌目、革菌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紅菇目:紅菇科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地星目:地星科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鬼筆目:鬼筆科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木耳目:木耳科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銀耳目:銀耳科
真菌界 〉擔子菌門 〉花耳綱 〉花耳目:花耳科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盤菌綱 〉盤菌目:肉杯菌科 \
火絲菌科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糞殼菌綱 〉炭角菌目:炭角菌科
真菌界 〉子囊菌門 〉錘舌菌綱 〉柔膜菌目:錘舌菌科
真菌界 〉子囊菌門 〉茶漬綱 〉茶漬目:梅衣科 \
石蕊科
真菌界 〉子囊菌門 〉茶漬綱 〉地卷菌目:地卷菌科
真菌界 〉毛黴門 〉毛黴綱 〉毛黴目:毛黴科
細菌界 〉藍菌門 〉藍藻綱 〉念珠藻目:念球藻科
菇海無垠,菇名難尋,以下供參,未可全信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地星目 〉地星科 〉地星屬
(Geastrum) ●袋形地星(Geastrum saccatum、袋狀地星) (維基百科標名袋狀地星;中間有明顯的米白色口緣環) |
•無柄地星(Geastrum sessile) (維基百科的地星屬查無此學名;網路上查到的照片與袋形地星雷同,難以辨別;幼菌有頂突) |
●尖頂地星(Geastrum triplex) •木生地星 •毛嘴地星 |
|
袋形地星 |
![]() |
![]() |
![]() |
地星科地星屬 更多照片: 20230707_07 照片:鄭演義拍攝 |
尖頂地星 |
![]() |
![]() |
![]() |
地星科地星屬 更多照片: 20210820_07 照片1:鄭演義拍攝 照片2、3:江亮亮拍攝 |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盤菌綱 〉盤菌目 〉肉杯菌科
(Sarcoscyphaceae) 〉
歪盤菌屬
(Phillipsia) ●多地歪盤菌(Phillipsia domingensis) (木棲腐生) •肉色歪盤菌(Phillipsia carnicolor) •中國歪盤菌(Phillipsia chinensis) |
||||
多地歪盤菌 |
![]() |
![]() |
![]() |
肉杯菌科歪盤菌屬 更多照片: 20220807_04 照片:陳維琪拍攝 |
多地歪盤菌 |
![]() |
![]() |
![]() |
肉杯菌科歪盤菌屬 更多照片: 20221211_01 照片:張儷蓁拍攝 |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盤菌綱 〉盤菌目 〉火絲菌科
(Pyronemataceae) 〉Trichaleurina屬 ●瘦孢長毛飾孢盤菌(Trichaleurina tenuispora、窄孢膠陀盤菌) (台灣物種名錄標名Tenuispora;香港柴娃娃大型真菌網標名窄孢膠陀盤菌,而科別標示與台灣物種名錄不同;瘦孢長毛飾孢盤菌舊稱爪哇肉盤菌,可能後來學者發現差異,另立名稱) |
•爪哇肉盤菌(Trichaleurina javanica、爪哇長毛飾孢盤菌) (外觀盤台狀,上面土黃色) | |||
瘦孢長毛飾孢盤菌 |
![]() |
![]() |
![]() |
火絲菌科 Trichaleurina屬 更多照片: 20220410_01 照片:潘玉郎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紅菇目 〉紅菇科
(Russulaceae) 〉紅菇屬
(Russula) •怡紅菇 •臭紅菇 ●脆紅菇(Russula fragilis) •血紅菇 •粉紅菇 •菱紅菇 •毒紅菇 •煙色紅菇 •銅綠紅菇 •白紋紅菇 •黑紫紅菇 •樺林紅菇 •栗色紅菇 •空柄紅菇 |
•緻密紅菇 •藍黃紅菇 •美味紅菇 •密褶紅菇 •淡黃紅菇 •纖細紅菇 •日本紅菇 •關西紅菇 •擬臭紅菇 •變藍紅菇 •絨紫紅菇 •黃白紅菇 ●青黃紅菇(Russula olivacea) •近江紅菇 •擬米紅菇 |
•變黃紅菇 •淺紫紅菇 •變紅紅菇 •太陽紅菇 •茶黃紅菇 •擬臭紅菇 •亞黑紅菇 •變綠紅菇 •矮獅黃紅菇 •點柄臭紅菇 •微紫柄紅菇 •Russula peckii •Russula vinosa |
|
青黃紅菇 |
![]() |
![]() |
![]() |
紅菇科紅菇屬 更多照片: 20220720_12 照片:Bonnie Green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
青黃紅菇 |
![]() |
![]() |
![]() |
更多照片: 20220720_07 照片:Bonnie Green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
紅菇屬 |
![]() |
![]() |
![]() |
紅菇科紅菇屬 更多照片: 20210801_04 照片:江亮亮拍攝於塔塔加 |
暫稱 脆紅菇 |
![]() |
![]() |
![]() |
紅菇科紅菇屬 更多照片: 20220529_04 照片:潘玉郎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木耳目 〉木耳科 〉木耳屬
(Auricularia) ==台灣原生種==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原生種;台灣物種名錄附有照片) ●皺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 (原生種;台灣物種名錄附有照片) |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原生種) •角質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原生種) •褐黃木耳(Auricularia fuscosuccinea) (原生種) |
•氈蓋木耳(Auricularia mesenterica)
(原生種) •盾形木耳(Auricularia peltata) (原生種) •Auricularia reticulata (原生種) |
|
木耳 |
![]() |
![]() |
![]() |
木耳科木耳屬 更多照片: 20210704_17 照片: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市土城 照片3:路邊乾枯的榕樹 |
同上 木耳 |
![]() |
![]() |
![]() |
木耳科木耳屬 更多照片: 20210704_17 照片:陳維琪拍攝 照片:拍攝於菩提樹 |
木耳 |
![]() |
![]() |
![]() |
木耳科木耳屬 更多照片: 20210802_03 照片:陳玉琴拍攝 |
皺木耳 |
![]() |
![]() |
![]() |
木耳科木耳屬 更多照片: 20250311_02 照片:小花老師拍攝 |
未確名 木耳 |
![]() |
![]() |
![]() |
木耳科木耳屬 更多照片: 20250311_03 照片:小花老師拍攝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銀耳目
(Tremellales) 〉銀耳科
(Tremellaceae) 〉銀耳屬
(Tremella) ●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白本耳) (台灣物種名錄查無銀耳目、銀耳科及銀耳之名稱和學名) |
||||
銀耳 、 白木耳 |
![]() |
![]() |
![]() |
銀耳科銀耳屬 更多照片: 20210815_06 照片:潘玉郎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鬼筆目 〉鬼筆科
(Phallaceae)〉竹蓀屬
(Dictyophora)
(蓀讀孫) ==台灣原生種== ●長裙竹蓀(Dictyophora indusiata、竹蓀、竹笙、竹參、網紗菌) (原生種;台灣物種名錄標名長裙竹蓀,附有照片) •棒竹蓀(Dictyophora phalloidea) |
|||
長裙竹蓀 |
![]() |
![]() |
![]() |
鬼筆科竹蓀屬 更多照片: 20240807_01 照片1、3:江亮亮拍攝 照片2:張儷蓁拍攝 |
同上 長裙竹蓀 |
![]() |
![]() |
![]() |
鬼筆科竹蓀屬 更多照片: 20240807_01 照片1:江亮亮拍攝 照片2、3:張儷蓁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綱 〉鬼筆目 〉鬼筆科
(Phallaceae)〉
散尾鬼筆屬
(Lysurus) ●五稜散尾鬼筆(Lysurus mokusin) •圍籬狀柄龍頭菌(Lysurus periphragmoides) |
|||
五稜散尾鬼筆 |
![]() |
![]() |
![]() |
鬼筆科散尾鬼筆屬 更多照片: 20220817_05 照片:江亮亮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 〉擔子菌門 〉 花耳綱 〉花耳目 (Dacrymycetales)
〉花耳科 (Dacrymycetaceae)
〉花耳屬 (Dacrymyces) ●掌狀花耳(Dacrymyces australis) (香港柴娃娃大型真菌網同名掌狀花耳,但學名標示Palmatus,有待商榷) |
•變孢花耳(Dacrymyces variisporus)
•Dacrymyces subalpinus |
||
掌狀花耳 |
![]() |
![]() |
![]() |
花耳科花耳屬 更多照片: 20220330_04 照片:潘玉郎拍攝 |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糞殼菌綱 〉炭角菌目 〉炭角菌科 〉炭角菌屬
(Xylaria) ●白鱗炭角菌(Xylaria curta) (比對台灣物種名錄之照片,完全吻合) |
||||
白鱗炭角菌 |
![]() |
![]() |
![]() |
炭角菌科炭角菌屬 更多照片: 20210815_09 照片:陳維琪拍攝 |
真菌界 〉子囊菌門 〉錘舌菌綱 〉柔膜菌目 〉錘舌菌科
(Leotiaceae)〉錘舌菌屬
(Leotia) ●潤滑錘舌菌(Leotia lubrica) (比對台灣物種名錄之照片,完全吻合) |
||||
潤滑錘舌菌 |
![]() |
![]() |
![]() |
錘舌菌科錘舌菌屬 更多照片: 20220526_05 照片:江亮亮拍攝 |
相似物種 |
真菌界〉子囊菌門〉茶漬綱〉地卷菌目〉地卷科〉地卷
屬
(Peltigera) •地卷 (原生種) ●膜地卷(Peltigera membranacea) (原生種) •大地卷 (原生種) •霜地卷 (原生種) •亞霜地卷 (原生種) |
•赭腹地卷
(原生種) •白腹地卷 (原生種) •南方地卷 (原生種) •南方地卷皺波變型 (原生種) •分指地卷 (原生種) •多指地卷 (原生種) |
•平盤地卷
(原生種) •長根地卷 (原生種) •黑癭地卷 (原生種) •裂芽地衣 (原生種) •裂芽地衣亞光變型 (原生種) |
|
膜地卷 |
![]() |
![]() |
![]() |
地卷科地卷屬 更多照片: 20231105_04 照片:張儷蓁拍攝 |
疑似 膜地卷 |
![]() |
![]() |
![]() |
更多照片: 20220725_03 照片:張儷蓁拍攝 |
真菌界〉子囊菌門〉茶漬綱〉茶漬目〉梅衣科〉裸緣梅衣屬 ●大裸緣梅衣 ...... |
||||
大裸緣梅衣 |
![]() |
![]() |
![]() |
梅衣科裸緣梅衣屬 更多照片: 20220423_06 照片:江亮亮拍攝 |
真菌界〉子囊菌門〉茶漬綱〉茶漬目〉梅衣科〉梅衣屬 ●梅衣(種名未詳) ...... |
||||
未確名 梅衣 |
![]() |
![]() |
![]() |
梅衣科梅衣屬 更多照片: 20220423_07 照片:江亮亮拍攝 |
真菌界〉子囊菌門〉茶漬綱〉茶漬目〉梅衣科〉松蘿屬 ●松蘿 ...... |
||||
松蘿 |
![]() |
![]() |
![]() |
梅衣科松蘿屬 更多照片: 20210811_10 照片:陳維琪拍攝 |
真菌界〉子囊菌門〉茶漬綱〉茶漬目〉石蕊科
(Cladoniaceae)〉
石蕊屬
(Cladonia)
(台灣物種名錄此屬物種共錄32種,全為原生種) ●軟鹿蕊(Cladonia mitis) (原生種;台灣物種名錄附有照片) |
||||
軟鹿蕊 |
![]() |
![]() |
![]() |
石蕊科石蕊屬 更多照片: 20250722_01 照片:林美燕拍攝 |
石蕊屬 |
![]() |
![]() |
![]() |
石蕊科石蕊屬 更多照片: 20220720_06 照片:Bonnie Green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
未確名 菌類 |
![]() |
![]() |
![]() |
更多照片: 20220817_03 照片:陳維琪拍攝 |
真菌界 〉毛黴門 〉毛黴綱 〉毛徽目 〉毛黴科 (Mucoraceae) 〉 毛黴屬 (Mucer) | ||||
毛徽屬 |
![]() |
![]() |
![]() |
毛黴科毛黴屬 更多照片: 20220720_04 照片:Bonnie Green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
細菌界 〉藍菌門 〉藍藻綱 〉念珠藻目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
念珠藻屬 (Nostoc) ●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地木耳、地皮菇、雨來菇) (原生種;台灣物種名錄查無此學名及中文名;維基百科標名普通念珠藻,別名地木耳、地皮菇、雨來菇,附有照片;本種藻體為空心、凝膠球狀,形似木耳,在潮濕環境中呈現藍色、橄欖色;失水乾燥後藻體呈不顯眼的黃綠色或黃褐色;可食用) |
||||
普通念珠藻 、 雨來菇 |
![]() |
![]() |
![]() |
念球藻科念球藻屬 更多照片: 20250715_01 照片:潘玉郎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