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本網頁由陳維琪、江亮亮、羅婕美、潘玉郎、張儷蓁、小花老師、heresa Kao 和蟹老闆共同製作

=============  葡萄科  =============

(本頁不含:虎葛屬)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火筒樹屬 (Leea)
==台灣原生種==
●火筒樹
(Leea guineensis、台灣火筒樹) (原生種;常綠大灌木,直立;小枝光滑;大葉互生,小葉對生;三至四回奇數羽狀複葉,嫩葉鮮紅色;繖形狀聚繖花序,花梗紅色;花萼和花苞為鮮紅色,花瓣粉紅色;漿果扁球形,成熟為黑色)
•菲律賓火筒樹(Leea philippinensis) (原生種;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9枚,長卵形;花綠白色;果實扁球形)
==非台灣原生種==
●美葉火筒樹
(Leea guineensis 'Burgundy') (栽培種;常綠灌木;株高1~2公尺;互生2~3回寄數羽狀複葉;繖房狀聚繖花序,花瓣為紅紫色;果實紫色,成熟轉為暗紅色)
•印度火筒樹
(Leea indica) (栽培種)
   
火筒樹 葡萄科火筒樹屬

更多照片:

20210404_05

照片1:小花老師拍攝於台北植物園
照片2:潘玉郎拍攝
照片3:陳維琪拍攝
同上

火筒樹
葡萄科火筒樹屬

更多照片:

20210404_05

照片1:蟹老闆拍攝於墾丁森林遊樂區
照片2、3:陳維琪拍攝
同上

火筒樹
葡萄科火筒樹屬

更多照片:

20210404_05

照片1:陳維琪拍攝
照片2、3:潘玉郎拍攝
美葉火筒樹 葡萄科火筒樹屬

更多照片:

20231228_01

照片:陳維琪拍攝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葡萄屬 (Vitis)
●葡萄
(Vitis vinifera) (栽培種)
●細本葡萄
(Vitis thunbergii var. thunbergii、細本山葡萄) (原生種;藤末;成熟葉的長小於5.5公分,葉心形鋸齒緣,或淺裂掌狀;卷鬚與葉對生,先端不分叉;花序與葉對生,花序長小於5公分;漿果球形,果徑0.5~0.8公分)
●小葉葡萄(Vitis thunbergii var. taiwaniana) (原生種;藤本;成熟葉的長2~3.5公分,葉心形鋸齒緣,或淺裂掌狀;花單性或兩性,花序長7~8公分;漿果球形,果徑0.5~0.8公分)
•光葉葡萄(Vitis flexuosa) (原生種)
•基隆葡萄(Vitis kelungensis) (原生種)
•美洲葡萄
•阿穆爾葡萄
(Vitis amurensis) (原生種)
•小葉葛藟
(Vitis flexuosa fo. parvifolia) (原生種)
•蘡薁
(Vitis bryoniaefolia) (原生種)
 
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407_11

照片1、2:陳維琪拍攝
照片3:張儷蓁拍攝
小葉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423_03

照片:潘玉郎拍攝
同上

小葉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423_03

照片:潘玉郎拍攝
細本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40407_01

照片:潘玉郎拍攝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山葡萄屬 (Genus)
•毛山葡萄
(Ampelopsis glandulosa var. glandulosa、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var. ciliata、異葉山葡萄) (原生種)
●漢氏山葡萄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var. hancei、山葡萄、大本山葡萄) (原生種)
•廣東山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var. cantoniensis) (原生種)
•異葉山葡萄() (原生種)
•三裂葉蛇葡萄
(Ampelopsis delavayana) (原生種)
•大葉廣東山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var. leecoides) (原生種)
•白斂
(Ampelopsis japonica) (原生種)
   
漢氏山葡萄 葡萄科山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603_08

照片1、2:陳維琪拍攝
照片3:潘玉郎拍攝
同上

漢氏山葡萄
葡萄科山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603_08

照片:陳維琪拍攝
同上

漢氏山葡萄
葡萄科山葡萄屬

更多照片:

20210603_08

照片1、3:陳維琪拍攝
照片2: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市安和國小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粉藤屬 (Cissus)
==台灣原生種==
•粉藤
(Cissus repens) (原生種)
•紅毛粉藤(Cissus adnata、Cissus assamica) (原生種)
•五葉粉藤
(Cissus elongata) (原生種)
•翼莖粉藤
(Cissus pteroclada) (台灣特有種)
•雞心藤(Cissus kerrii) (原生種)
==非台灣原生種==
●錦屏粉藤(Cissus sicyoides、錦屏藤) (歸化種)
●錦葉葡萄
(Cissus discolor) (栽培種)
•翡翠葡萄
(Cissus cactiformis) (栽培種)
●翡翠閣
(Cissus cactiformis、四稜粉藤) (果實像迷你的紅葡萄)
 
   
翡翠閣 葡萄科粉藤屬

更多照片:

20240112_01

照片:陳維琪拍攝
錦葉葡萄 葡萄科粉藤屬

更多照片:

20220815_06

照片:陳維琪拍攝
錦屏粉藤 葡萄科粉藤屬

更多照片:

20220925_02

照片1:潘玉郎拍攝
照片2: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市安和國小
照片3: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土城
同上

錦屏粉藤
葡萄科粉藤屬

更多照片:

20220925_02

照片1:潘玉郎拍攝
照片2: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市安和國小
照片3: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土城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地錦屬 (Parthenocissus)
●地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Parthenocissus dalzielii、爬牆虎、異葉地錦、異葉爬牆虎) (原生種;本頁地錦比對台灣物種名錄的照片吻合;維基百科標名爬牆虎,別名爬山虎、地錦、紅葡萄藤;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卷鬚5~9分枝,先端具有吸盤,可吸附牆壁;葉形多變,心形或2~3裂,或3出複葉;嫩莖葉紫紅色;聚繖花序,花瓣5枚,黃綠色;果實為漿果,球形,徑0.6~0.8公分,熟時藍紫色)
•喜馬拉雅地錦(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 var. rubrifolia) (栽培種)    
地錦 葡萄科地錦屬

更多照片:

20211102_06

照片1:蟹老闆拍攝於苗栗大湖
照片2、3:陳維琪拍攝
同上

地錦
葡萄科地錦屬

更多照片:

20211102_06

照片1:蟹老闆拍攝於苗栗大湖
照片2:陳維琪拍攝
照片3:張儷蓁拍攝
同上

地錦
葡萄科地錦屬

更多照片:

20211102_06

照片1:陳維琪拍攝
照片2:蟹老闆拍攝於苗栗大湖
照片3:張儷蓁拍攝
地錦屬 葡萄科地錦屬

更多照片:

20230505_22

照片:Theresa Kao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地錦屬 葡萄科地錦屬

更多照片:

20230512_01

照片:Theresa Kao 拍攝於加拿大溫哥華
相似植物 葡萄目 〉葡萄科 〉崖爬藤屬 (Tetrastigma)
●台灣崖爬藤
(Tetrastigma umbellatum) (台灣特有種)
•苗栗崖爬藤
(Tetrastigma bioritsense) (台灣特有種)
•三葉崖爬藤(Tetrastigma formosanum) (原生種)
•翼柄崖爬藤
(Tetrastigma alatum) (台灣特有種)
•蘭嶼崖爬藤(Tetrastigma lanyuense) (台灣特有種)
•三腳虌草(Tetrastigma dentatum) (台灣特有種)
 
台灣崖爬藤 葡萄科崖爬藤屬

更多照片:

20220123_03

照片1、2:蟹老闆拍攝於新北平溪十分
照片3:張儷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