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
|
魏徵:「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心 得 |
作 者 |
別人的行為就像一面明鏡,可以做為自己的借鏡,進而判斷事情的是非真偽。 |
第14屆 |
別人有好的行為表現,我要努力向他看齊;別人有不好的行為,我要記在心裡,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
第14屆 |
由別人的行為,可以使我們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好的言行舉止我們要學習,不好的我們就要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 |
第14屆 |
別人的優點是我們學習與效法的對象,別人的缺點我們要引以為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
第14屆 |
以別人做為自己的借鏡,可以知道他人的錯誤,而改正自己的行為。 |
第14屆 |
如果四周的朋友做出什麼不對的行為,以他為警惕,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
第14屆 |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一面鏡子,來檢視自己的得失,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
第12屆 |
看見他人向上學習,我們就必須向他看齊;看見別人做壞事時,我們必須以此為戒;從他人的錯誤中糾正自我的錯誤;並從他人經驗中豐富我們的經驗。 |
第12屆 |
以他人的善惡,作為自己的鑒戒,就好比可以看清自己的一面鏡子。 |
第12屆 |
我們要以好人為榜樣,改正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更進步。 |
第12屆 |
用銅為鏡,可以穿正衣服;以別人為鏡,可以得知錯誤;以古為鏡,可以知道興盛及替換•所以要多警惕自己,以免犯錯。 |
第12屆 |
多觀察人、事、物,做為借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行為品性。 |
第12屆 |